close

 

上圖 : 三聚氰胺外觀

 

新聞報道"大陸毒奶粉"事件,沸沸揚揚,好熱鬧,"感覺"認識到"中國又造假"!!  

媒體的報導有讓民眾"理性" 認識發生了什麼事嗎? 

媒體的報導有讓民眾"理性" 認識為什麼會發生嗎?

 

更進一步的是"理性"改善機制-----如何不再發生? ------ 也一樣適用於"台灣病死豬體"處理機制!! 我們的媒體墮落,沒有在"理性"層面盡到提升民眾認識的社會責任!! 

大家可以,也應該盡一份力量,在自己的Blog中協助提升民眾"理性"的認識事物以補媒體的不足,小眾傳播範圍雖小但積少成多像傳教般的由"量變而質變"-----看看中世紀教會發展的成就,持之以恆是不得了的力量!!

就像是"讀者文摘"將接觸到的有義意事物借自己的傳播平台傳播出去------這也是許多"非營利組織"在默默進行的工作!!

*******

 

方舟子:三聚氰胺是怎麼加到牛奶中的

 

2008年09月18日 09:21中國青年報

 

許多人喝牛奶是為了補鈣,不過你如果留心一下國內鮮牛奶包裝上的標注,一般沒有列出鈣的含量,標明的營養成分含量只有兩種:脂肪和蛋白質。 鮮牛奶有全脂、低脂、脫脂之分,其脂肪含量各不相同,而且在脂肪被視為健康殺手的今天,一般人不會在乎脂肪含量是否達標。 蛋白質才是牛奶中的主要營養成分,鮮牛奶包裝上都會注著蛋白質含量為100毫升≥2.9克,以表明符合鮮牛奶的國家標準(100毫升≥2.95克)。

 

生鮮牛奶的蛋白質含量一般在3%以上,所以一般都能達到國家標準,除非往原奶中兌水。 要提防有人拿水賣出奶的價錢,就有必要在收購生鮮牛奶時檢測蛋白質的含量。

 

根據蛋白質的化學性質,有幾種檢測方法,各有優缺點。

 

食品工業上普遍採用的、被定為國家標準的是凱氏定氮法。 這是19世紀後期丹麥人約翰凱達爾發明的方法,原理很簡單:蛋白質含有氮元素,用強酸處理樣品,讓蛋白質中的氮元素釋放出來,測定氮的含量,就可以算出蛋白質的含量。 牛奶蛋白質的含氮率約16%,根據國家標準,把測出的氮含量乘以6.38,就是蛋白質含量。

 

所以凱氏定氮法實際上測的不是蛋白質含量,而是通過測氮含量來推算蛋白質含量,顯然,如果樣品中還有其他化合物含有氮,這個方法就不準確了。 在通常情況下,這不是個問題,因為食物中的主要成分只有蛋白質含有氮,其他主要成分(碳水化合物、脂肪)都不含氮,因此凱氏定氮法是一種很準確的測定蛋白質含量的方法。 但是如果有人往樣品中偷加含氮的其他物質,就可以騙過凱氏定氮法獲得虛假的蛋白質高含量,用兌水牛奶冒充原奶。

常用的一種冒充蛋白質的含氮物質是尿素。 不過尿素的含氮量不是很高(46.6%),溶解在水中會發出刺鼻的氨味,容易被覺察,而且用一種簡單的檢測方法(格裏斯試劑法)就可以查出牛奶中是否加了尿素。

 

所以後來造假者就改用三聚氰胺了。 三聚氰胺含氮量高達66.6%(含氮量越高意味著能冒充越多的蛋白質),白色無味,沒有簡單的檢測方法(要採用"高性能液體色譜"這種高科技去檢測),是理想的蛋白質冒充物。

 

三聚氰胺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用於生產合成樹脂、塑膠、塗料等,目前的價格大約是1噸12,000元。 在生產三聚氰胺過程中,會出現廢渣,廢渣中還含有70%的三聚氰胺。 造假者用來冒充蛋白質的就是三聚氰胺渣,有些"生物技術公司"在網上推銷"蛋白精",其實就是三聚氰胺渣。在飼料、乳製品中添加"蛋白精"冒充蛋白質。

三聚氰胺是怎麼加到牛奶中的呢?

 

有兩種可能途徑。

 

一種是奶站加到原奶中。 這樣做有一定的局限,因為三聚氰胺微溶于常溫水,常溫下溶解度為3.1克�孆氶C 也就是說,100毫升水可以溶解0.31克三聚氰胺,含氮0.2克,相當於1.27克蛋白質,由此可以算出,要達到100毫升≥2.95克蛋白質的要求,100毫升牛奶最多只能兌75毫升水(並加入0.54克三聚氰胺)。

 

另一種途徑是在奶粉製造過程中加入三聚氰胺,要加入就容易多了。

 

(I.E. 補充說明 :三聚氰胺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快速增加,在100℃時,三聚氰胺在水中的溶解度達到5.14%。比常溫的溶解度提高了17.13倍!! 而奶粉製造過程中,要殺菌和噴霧造粒,溫度都在100℃左右。 三聚氰胺在奶粉製造過程中,要加入就容易多了。 )

三聚氰胺之所以被不法之徒當成"蛋白精"來用,可能是因為覺得它毒性很低,吃不死人。

 

大鼠口服三聚氰胺,半致死量(毒理學常用指標,指能導致一半的實驗物件死亡)大約為每千克體重3克,和食鹽相當。 大劑量餵食大鼠、兔、狗也未觀察到明顯的中毒現象。

 

三聚氰胺進入體內後似乎不能被代謝,而是從尿液中原樣排出,但是,動物實驗也表明,長期餵食三聚氰胺會出現以三聚氰胺為主要成分的腎結石、膀胱結石。 我們無法拿人體做試驗,而即使患腎結石的人曾經服用過偷加了三聚氰胺的食物,也很難確定三聚氰胺就是罪魁禍首,除非患者的食物來源很單一,例如只吃配方奶粉的嬰兒--沒想到還真有人敢拿嬰兒來做試驗證明了它能吃死人!

 

有人認為既然蛋白質檢測法的缺陷導致了致命的造假,還不如乾脆取消蛋白質檢測,默許牛奶兌水得了。其實凱氏定氮法的缺陷並不難彌補,只要多一道步驟即可:先用三氯乙酸處理樣品。三氯乙酸能讓蛋白質形成沉澱,過濾後,分別測定沉澱和濾液中的氮含量,就可以知道蛋白質的真正含量和冒充蛋白質的氮含量。這是生物化學的常識,也早成為檢測牛奶氮含量的國際標準(ISO 8968)。

 

"蛋白精"騙局在國內出現已有一些年頭,"三鹿奶粉"事件不過是把這一"行業秘密"擺在了公眾面前。 只有改進國家標準,堵住漏洞,才能挽回人們對國產乳業的信心。(原題為《"蛋白精"的騙局》)(I.E. 靠"他律"是不成的,要建立"自律"的品牌意識,是ㄧ條漫漫長路!!)

 

******

 

三聚氰胺

 

維琪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三聚氰胺

 

IUPAC英文名 1,3,5-Triazine-2,4,6-Triamine

 

IUPAC中文名 1,3,5-三氨基-2,4,6-三嗪

 

其他名稱密胺、氰尿醯胺、 三聚醯胺、蛋白精

 

識別

 

CAS號 108-78-1

 

PubChem 7955

 

SMILES Nc1nc(N)nc(N)n1

 

性質

 

化學式 C3H6N6

 

摩爾質量 126.12 g mol-1

 

外觀白色單斜固體

 

密度 1.574 g /cm3

 

熔點250 °C (523 K)

 

沸點升華

 

在水中的溶解度 3.1g /L,20°C

 

若非注明,所有資料都依從國際單位制,以及來自標準狀況( 25 °C , 100 kPa)的條件。

 

三聚氰胺(化學式:C3H6N6),(漢語讀音:sān jù qíng àn),俗稱密胺、蛋白精,IUPAC命名為"1,3,5-三氨基-2,4,6-三嗪",是一種三嗪類含氮雜環有機化合物,被用作化工原料。

 

它是白色單斜晶體,幾乎無味,微溶于水( 3.1g /L常溫),可溶於甲醇、甲醛、乙酸、熱乙二醇、甘油、吡啶等,具毒性,不可用於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物。三聚氰胺是氨基腈的三聚體,由它製成的樹脂加熱分解時會釋放出大量氮氣,因此可用作阻燃劑。它也是殺蟲劑環丙氨嗪在動物和植物體內的代謝產物。

 

 

合成

 

三聚氰胺最早被李比希於1834年合成,早期合成使用雙氰胺法:由電石(CaC2)製備氰胺化鈣(CaCN2),氰胺化鈣水解後二聚生成雙氰胺,再加熱分解製備三聚氰胺。

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1803年5月12日出生於德國達姆施塔特,1873年4月18日逝世於德國慕尼克是一位德國化學家,他最重要的貢獻在於農業和生物化學,他創立了有機化學。)

工業合成主要使用尿素為原料,在加熱和一定壓力條件下:

 

6 (NH2)2CO → C3H6N6 + 6 NH3 + 3 CO2

 

化學性質

 

遇強酸或強鹼水溶液水解,氨基逐步被羥基取代,先生成三聚氰酸二醯胺,進一步水解生成三聚氰酸一醯胺,最後生成三聚氰酸。

 

用途

 

三聚氰胺是製造三聚氰胺-甲醛樹脂(密胺塑膠)的原料。 該樹脂有時也被俗稱為三聚氰胺,常用於製造日用器皿、裝飾貼面板、織物整理劑等。

 

在中國,日常生活中三聚氰胺-甲醛樹脂(即密胺塑膠)最常見的應用是一類被成為"美耐皿(又稱密胺碗)"的塑膠碗碟。 這類器皿的物理性質非常類似陶瓷,堅硬不變形但又不像陶瓷那樣易碎。 常常標有"不可以在微波爐中使用"的警示,因為三聚氰胺-甲醛樹脂(即密胺塑膠)受熱後有可能散發毒性。

 

三聚氰胺還可以與乙醚配合作紙張處理劑,在一些塗料中作交聯劑,以及阻燃化學處理劑等。

 

三聚氰胺用於食品工業造假

 

食品工業中常常需要測定食品的蛋白質含量,由於直接測量蛋白質技術上比較複雜,所以常用一種叫做凱氏定氮法的方法,通過測定氮原子的含量來間接推算食品中蛋白質的含量。

 

由於三聚氰胺(含氮量66%)與蛋白質(平均含氮量16%)相比含有更高比例的氮原子,所以在下文中的一些事件中被一些造假者利用,添加在食品中以造成食品蛋白質含量較高的假像,從而造成嚴重的食物安全事故。

 

毒性研究

 

目前廣泛認為三聚氰胺毒性非常輕微,動物實驗中大鼠口服的半數致死量大於3克/公斤體重。

 

根據1945年的一個實驗報導:將大劑量的三聚氰胺飼喂給豬、兔和狗後沒有觀察到明顯的中毒現象。

 

三聚氰胺的半數致死量(LD50):(對鼠的實驗結果) 4.1 g /kg - Melamine Cyanurate(氰尿酸三聚氰胺), 6.0 g /kg - Melamine(三聚氰胺), 7.7 g /kg - Cyanuric acid(氰尿酸)。就毒性來說,兩種單體的化合物「氰尿酸三聚氰胺」要比另兩種單獨存在時要強。

 

對於三聚氰胺形成腎結石的機理並不是很清楚,初步研究認為由於加工過程中的某些原因使得三聚氰胺中常常混有三聚氰酸,兩者緊密結合形成不溶于水的網格結構。

 

攝入人體後由於胃酸的作用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相互解離並被分別通過小腸吸收進入血液迴圈並最終進入腎臟。 在腎細胞中兩者再次結合沉積從而形成腎結石,堵塞腎小管,最終造成腎衰竭。 由於三聚氰胺結石微溶于水,對於成年人,由於經常喝水使得結石不容易形成。但對於哺乳期的嬰兒,由於喝水很少並且相比成年人腎臟狹小,造成更容易形成結石。 這也是2008年中國嬰幼兒奶粉污染事件中受害者基本為嬰兒而很少見到其他年齡階段的兒童或成人的原因之一。

 

中國衛生部對於該污染事件的指導治療方案中,對於三聚氰胺造成的輕度結石,推薦使用大量飲水的方法來消除,也是基於這個原理。

 

食物及飼料的使用

 

參見:2007年美國寵物食品污染事件及三鹿奶粉污染事件

 

此條目或章節的中立性有爭議。內容、語調可能帶有明顯的個人觀點或地方色彩。(2008年9月13日)

 

然而,因中國進口原料而引起的2007年美國寵物食品污染事件的初步調查結果認為:摻雜了≤6.6%三聚氰胺的小麥蛋白粉是寵物食品導致中毒的原因,為上述毒性輕微的結論畫上了問號。 但為安全計,一般採用三聚氰胺製造的食具都會標明「不可放進微波爐使用」。 動物長期攝入三聚氰胺會造成生殖、泌尿系統的損害,膀胱、腎結石,並可進一步誘發膀胱癌。

 

三鹿奶粉污染事件再次將三聚氰胺的毒性引入公眾視野。

 

由於飲用三鹿奶粉對嬰幼兒泌尿系統造成損害的事情被揭露,中國石家莊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被迫於2008年9月11日晚發佈產品召回聲明:經公司自檢發現2008年8月6日前出廠的部分批次三鹿嬰幼兒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場上大約有700噸。 受影響的省份已達數個,中毒嬰兒罹患泌尿系統結石、腎衰竭。

 

 

中國衛生部已將事件有關情況向世界衛生組織及有關國家通報。有關調查處理進展情況將及時向社會發佈。(I.E. 這樣的做法是負責任,文明的!! 但最重要的是事前的預防機制----對批次產品第三方客觀檢測程序的建立----最根本的是品質意識及品牌意識的建立!!)

 

隨後在2008年9月17日,中國官方再次發佈新聞,公開了對全國109家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企業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檢查結果,共從其中22家企業的69批次產品中檢出三聚氰胺,而國內主要的名牌乳製品企業幾乎無一倖免。(I.E. 這是品質意識及品牌意識欠缺的現象,也就是中國只能成為"代工製造"的根本因素!!)

 

2008年9月18日,中國官方又發佈了液態奶的檢查結果,查出奶中摻假的三家企業均為國內市場佔有率居前的企業:

 

抽檢蒙牛產品121批次,11批次檢出三聚氰胺;

抽檢伊利產品81批次,7批次檢出三聚氰胺;

 

抽檢光明產品93批次,6批次檢出三聚氰胺。

 

下圖 : 三聚氰胺分子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way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